124.并不相同(2 / 2)

人的必读教科书了。”

“杕杜是《诗》即《诗经》中的篇名,原意是孤生的赤棠树,比喻人孤立无援【注2】。这个李林甫却不识‘杕’问吏部侍郎韦陟:‘杖杜’什么意思?韦陟听了都不知道怎么回话,答不答都得罪上官。”

“古代读书人主要就学四书五经,学得是深度。现代学生读的是广度,光语文一门课小学阶段就有十几本教科书,其他补充书目就不说了。不说你对教科书的内容都要熟悉,但你小学毕业了,只要不是学渣,就不至于课文题目上的字不认识吧?”

“又有一次,李林甫的表弟太常少卿姜度家儿子出生。古时生男称弄璋之喜,生女称弄瓦之喜。李林甫听说表弟喜得贵子,于是手书贺函一封,却把弄璋写成了‘弄獐’。璋是古代玉制礼器,弄璋是祝福男孩长大以后执璋(玉器)为王侯的意思。那你弄獐又是什么意思?”

“偏这贺函还被满堂宾客看到了,官宦人家的宴上,那自然是往来无白丁,众人无不掩口失笑,真是想笑又不敢笑啊。哦~对了这弄璋一词最早也是出自《诗经》。看来李相爷是真没读过《诗经》啊!此后,大家都在背地里称李林甫是‘杖杜宰相’、‘弄獐宰相’,讥讽他才疏学浅【注2】。”

“这就难怪李林甫为了防真才学之士取代他的地位,竭力向唐玄宗举荐番邦出身的官员了。毕竟就他这文化水平,想要在普通读书人里找个不如他的可不容易。”

“说回汉武帝,汉武帝年轻时招贤,是非常用心的,从民间和寒门很是选拔了一批能吏干臣。诸如被誉为法学祖师爷的张汤,探索世界的领军人物、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,搞经济的名臣桑弘羊,大名鼎鼎的主父偃,以及辞赋家东方朔、司马相如,官至丞相的公孙弘……额,这个公孙弘虽然官当得大,但是论功绩却是不如前几位。”

公孙弘:……后面那句其实可以省略,谢谢!

“相较于张骞等人,卫青更像是纳卫子夫后从天而降的惊喜。前面这些人是需要有费精力从大量应召之人中去芜存菁选出来的,相较而言,外戚出身的卫青大概就是某天汉武帝突然发现,哎我这小舅子不错,放出去试试。”

“然后这一试,不得了,汉武帝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。这人在家里坐,人才就自己掉怀里了爽不爽?舅舅很行,就试试外甥,咦~这个也很行。不说后来备受宠爱的小冠军侯霍嬗,卫青的三个儿子能够幼年封侯,也许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爱屋及乌,不排除有对霍嬗那样父承子业的期望。”

“于是卫青和霍去病就背负了一个最大的‘罪孽’,他们给了汉武帝一个错觉——那就是外戚都很行。卫青过世后,汉武帝一直觉得国中人才匮乏,于是下诏求贤。然他似乎已经没有年轻时的精力和耐心了,求贤的结果就是从外戚中扒拉出了李广利和李季!”

“我小舅子卫青特别能打仗,那现在李夫人给带来的大舅子和小舅子肯定也特别能打。然在他还没有重用李季之前,李季就因yin乱之事被举发,族灭了。因此,汉武帝主要就是用了李广利。”

“太初元年,汉武帝因大宛不愿与大汉交易良马,任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,西征大宛。怎么说呢?无论是西征大宛的目的还是任命李广利为主将都是槽点满满,说他老糊涂一点不过分。”

“以前打匈奴是因为匈奴劫掠边关,危险到大汉安危。我们不仅要解除边郡的安全问题,还要尽可能消灭匈奴的有生力量,防备匈奴卷土重来。但为了汗血马远征大宛,怎么看都是穷兵黩武的昏君行为啊!”

“再者就是以李广利为主将远征,更是糊涂又糊涂。或许有人说卫青、霍去病和李广利都是贱籍出身,汉武帝可以提拔卫青和霍去病,难道就不能提拔李广利?还真不能!”,

最新小说: 绝世唐门之龙熊斗罗 海王前夫今天火葬场了吗? 把末世系统上交 重生后,她携空间带崽起飞 九如颂 惊悚游戏:这个女鬼是演员 全府逃荒?我手握露营车吃香喝辣 惊惧梦魇游戏:巅峰屠皇 全网嘲后我在娱乐圈考编爆红了 直播挣香火,小道姑全网爆红